【思维】揭示中医舌诊辨识糖尿病冠心病科学内涵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确认了口腔(舌苔)—肠道菌群紊乱是糖尿病冠心病的重要中间环节,靶向口腔—肠道菌群轴,调控口腔具核梭杆菌—肠道乳杆菌可能是糖尿病冠心病防治的新策略。 刘玥为本文的独立通讯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博士生李逸雯为本文的第一作者。
研究揭示了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独特的口腔(舌苔)—肠道菌群表达特征,及其在糖尿病加重血瘀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这一发现丰富了对糖尿病冠心病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为阐明中医舌诊的科学内涵和糖尿病冠心病的临床防治新策略提供证据。 糖尿病是促进冠心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加重血瘀状态增加MIRI的易感性,但科学内涵尚不明确。
中医传统诊法舌诊是判断中医血瘀症候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其现代科学内涵尚待阐释。 研究通过建立临床发现队列和验证队列,系统采集糖尿病冠心病(DCHD)患者的舌苔和粪便标本,运用宏基因组测序等方法,全面描绘了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舌苔与肠道菌群全景,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口腔(舌苔)—肠道菌群轴影响MIRI的机理。 结果显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口腔(舌苔)具核梭杆菌和肠道中乳杆菌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两菌存在正相关关系。 实验证明,高糖环境可促进口腔(舌苔)具核梭杆菌显著增加,而该菌可致口腔(舌苔)—肠道菌群紊乱,伴随MIRI明显加重及心肌miRNA-表达上调。
责任编辑:郭一嘉。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心血管糖尿病学》(CarivascarDiabetgy)发表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刘玥课题组口腔-肠道菌群互作促进糖尿病冠心病进展研究成果,揭示了口腔(舌苔)—肠道菌群互作促进糖尿病冠心病进展的机制及中医舌诊辨识疾病的科学内涵。